|
|
|
增值稅改革能否使消費者受益? |
發布時間:2011/11/22 來源: 閱讀次數:706 |
|
上海交通運輸業和現代服務行業明年將正式啟動增值稅改革。試點改革后,交通運輸業和現代服務業的納稅成本將直接降低。有分析人士指出,隨著這次減稅的啟動,物流企業成本將降低,服務業發展也將迎來利好,而降低的企業成本也將傳導給消費者,間接降低消費者的消費成本。 千萬營業額企業減少25萬元稅收 增值稅改革方案剛一出臺,許多企業就反映,此次改革將直接降低運營成本。 “目前該項政策只在上海試點,但是給企業帶來的減稅成本很明顯,我們很期待增值稅改革能在全國大范圍推廣。” 一位北京交通行業咨詢公司的老總董先生表示,他所經營的公司以提供交通方面的咨詢為主,目前公司按照5%的稅率來繳納營業稅,如果按照上海的試點方案,他的公司就可以少繳納部分稅收。 事實上,正如董先生介紹,營業稅改征增值稅后,給企業帶來的減稅效應的確很明顯。按照上海的試點方案,上海的增值稅將在此前17%標準稅率和13%低稅率的基礎上,新增11%和6%兩檔稅率。 按照上述方案,中投顧問高級研究員薛勝文粗略計算了一下此項改革可能給企業減少不少成本。薛勝文舉例介紹,以一個上海地區年營業額為1000萬元的服務型企業為例,該企業外部原料成本為500萬元,凈利潤率為10%,那么這個企業的凈利潤為100萬元。 營業稅是對企業所取得的營業額征收的一種稅,稅率為5%,那么該企業一年需要繳納的營業稅計算方式為1000×5%=50,這也意味著,該企業一年需要繳納的營業稅為50萬元。 和營業稅不同, 增值稅是只對產品的增值部分征收稅收,也即意味著,具體計算方式是用銷項稅額減進項稅額。所謂銷項稅額是用銷項額乘以稅率,進項稅額是用買價乘以扣稅率。 按照上述計算方式,以11%的銷售稅額以及17%的進口稅額差來看,那么該企業所需要繳納的銷項稅為1000×11%=110,進項稅為500×17%=85,銷項稅減進項稅后,該企業需要繳納的增值稅稅額為110-85=25,這也意味著,該企業只需繳納25萬元的增值稅。比起之前少支付25萬元的稅收成本。 “征收營業稅的問題是對所有的營業收入征稅,其過程存在重復征收問題,但增值稅通過進項抵扣后,是指對產品的增值部分征稅,所以能降低企業的負擔。” 中國社科院財貿所稅收室主任張斌分析表示。 如果一個企業通過增值稅改革即可減少25萬元的稅負,如果試點推廣到全國,減稅效應將更加明顯。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預計,如果該試點擴大到全國,試點行業的稅負可能減少約470億-700億元。 按照改征增值稅后稅率為11%和6%的兩種可能情形,如果稅率為11%,交通運輸倉儲業的稅負可能減少476億元,相當于2010年GDP的0.12%。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納入增值稅改革的并不僅僅有交通運輸業,還有部分現代服務業,目前對現代服務業的定義,國務院方面并沒有準確定義。“由于通俗理解的現代服務業范圍較廣,很顯然,如果全國大范圍推廣增值稅改革,給企業降低的稅負將更多。”張斌表示。 降稅負影響消費成本下降待定 在日常消費中,需要為消費的商品17%增值稅埋單的通常是消費者,此次增值稅改革給企業帶來明顯減稅效應的同時,消費者能否同樣會從此項改革中受益? “理論上消費者是可以受益的,但這是間接的,從減少企業成本的角度而言,可以間接地降低商品價格。而且這有利于提高納稅人意識,從而在長遠上使納稅人的權利得到更好的保障。”北京大學財經法研究中心主任、中國法學會財稅法學研究會會長劉劍文認為,此前一些地區曾出現蔬菜等產品因長途運輸而導致價格上漲。這次國家明確提出要解決貨物和勞務稅制中的重復征稅問題,并先在上海交通運輸業和部分現代服務業等開展試點。隨著這些行業自身稅率的降低,其經營成本降低,可能使一些相關產品或服務價格隨之降低。“但并不排除企業從利潤最大化角度考慮,不將這部分收益讓利于消費者。” 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副所長劉尚希也指出,產品價格是否變化主要看市場的供求關系。“如果某一產品供大于求,那么即便增稅,該產品價格也可能下降,如果某一產品市場供求關系為供小于求,則即便降稅,其價格也可能上漲。因而增值稅改革不會給終端產品價格帶來更多影響,只會影響到企業。 ” 終端消費是否會受益難以確定,那么作為企業的職工,隨著稅負的降低、利潤的增長,職工自身的收入是否會得到間接提高呢? “從降低企業稅收成本來看,也許在間接上有利于企業提高員工的待遇,但是在根本上還是取決于企業的決策。”在劉劍文看來,作為職工的消費者確實存在著間接受益的可能,但當試點行業轉為增值稅后,其繳納稅率從原先營業稅的3%上升到11%或者6%,一個直接結果可能是試點企業將增值稅直接放在價格里,從而導致消費者面臨的企業銷售價格上升,因此,能否讓消費者從產品價格中受益還需要時間檢驗。 稅收如何分配難解 值得一提的是,根據國務院常務會議的決定,試點期間原歸屬試點地區的營業稅收入,改征增值稅后收入仍歸屬試點地區。試點行業原營業稅優惠政策可以延續,并根據增值稅特點調整。納入改革試點的納稅人繳納的增值稅可按規定抵扣。 由于增值稅是我國的第一大稅種,每年占稅收總收入的比重達25%左右,同時,增值稅屬于共享稅,中央分75%,地方分25%,那么,深化增值稅改革將對我國的財政收入,以及中央和地方的財政收入分配產生什么影響呢? 劉尚希表示,這幾年,伴隨著我國經濟的平穩快速發展,財政收入的增幅也較快,此次深化增值稅改革有利于進一步壯大服務業、交通運輸業等的發展,提升企業活力,也將相應增加收入,從總量上來說,對財政收入的影響應該不大。 “我國的增值稅改革醞釀了十幾年,目前試點期間上海財政體制暫時不變,但未來增值稅改革向全國推進將涉及我國財政體制改革問題,首要問題是增值稅如何在中央與地方間分配,75%比25%這一比例也將面臨調整。”劉尚希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商務部、財政部、中國人民銀行聯合出臺意見,要求“十二五”時期進一步增強流通在擴大消費中的作用,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專家認為,交通運輸業與物流密不可分,增值稅擴圍有望降低流通成本,促進流通業分工細化,進而提振消費。 “這兩項稅種的調整也預示著我們國家產業結構的調整,顯示了國家對服務業大發展進行促進的意圖。但同時也應該看到,稅制的改革并非易事,未來怎樣設定增值稅稅率就是其中的問題之一。”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財經處處長梁云鳳分析表示,上海目前為增值稅設定了四個檔的稅率,但將來在全國推廣之后,這四檔稅率是否會全面推廣還難以有結論,未來推廣時,很可能會根據上海試點的實際情況進行調整。 與此同時,也有企業擔心,由于增值稅很重要的一個特點是通過進項抵扣來避免重復征稅,降低稅負,然而,部分服務業進項本來就少,由此,可能對這部分企業來講,減稅的效果不會特明顯。 上述北京交通行業咨詢公司的老總董先生雖然期待增值稅改革,但對改革后到底他所經營的公司能降低多少成本,他并不太清楚。“我們公司以提供交通方面的咨詢為主,基本上沒有太多的實物進項,未來將營業稅改成增值稅后按照什么標準來抵扣、抵扣之后繳納的稅款和我們是否會受益是我們關心的問題。”他表示。 針對上述問題,梁云鳳建議,隨著自主創新水平的提高,未來如果大范圍推廣增值稅,則可以讓一些科技含量較高的新服務業在企業技術引進方面按照無形資產進項進行抵扣。 “總之,一個稅能否存在以及存在的時間很關鍵的一個方面是是否會導致重復征稅。”她表示。 除上述問題,此次上海的增值稅改革試點,一個沒有解決的問題是如何分配中央和地方的財政收入問題。按照我國現有稅制,營業稅屬于地方稅種,其收入全部歸屬地方,而增值稅收入中的75%則需上交給中央,但是上海把營業稅改征增值稅后,稅務部門收取的增值稅不需要上交給中央。 “這只是試點階段的一個辦法,畢竟上海只是試點,未來如果在全國范圍內推廣增值稅改革,不會允許把改征后的收入全部劃歸成地方收入。”劉尚希認為,未來的增值稅改革可能會涉及到整個財稅體制改革。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