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
3.分析疑點
依據該集團公司母公司、子公司年度所得稅納稅申報資料及相關指標,評估人員逐戶對企業涉稅事項進行了具體分析,發現企業在納稅上存在以下疑點:
(1)集團公司母公司2006年銷售收入93205萬元,較2005年114157萬元減少20952萬元,下降18.37%,從申報資料看,其母公司所屬中學和職工學校的收入沒有在所得稅申報表中反映,有可能存在企業不如實申報免稅收入、少申報應稅收入現象。
(2)集團公司母公司、子公司期間費用占扣除項目30%左右,明顯偏高,有可能存在企業不應扣除而扣除,多列支管理費用、銷售費用、財務費用現象。
(3)集團公司主要從事水力發電、供電,從外部獲取信息,集團內部職工使用本單位供電0.10元/度,明顯低于市內居民0.39元/度電價,少記收入,少申報納稅。
(4)集團公司實行的是工效掛鉤辦法,工資基數由有關部門核定下方,集團公司將工資基數分解到母公司、各子公司,而企業在制造費用和管理費用中又列支津貼、補助,有多列工資性支出現象。
(5)集團公司預提費用數額較大,有可能企業在申報繳納所得稅時,對部分預提費用未作納稅調整。
(6)集團公司“資本公積”科目余額較大,有可能企業收到貨幣和實物捐贈,以及應支付而未支付款項等所有者權益增加的現象。
(7)集團公司所屬子公司鋁業公司2005年度屬獨立企業所得稅納稅人,未提供工效掛鉤方案,且不符合“兩低于”政策,而該公司當年按工效掛鉤辦法發放工資,多列工資、津貼現象。
(8)集團公司各企業之間業務、資金往來頻繁,企業在提取的壞賬準備中核銷壞賬損失,有可能存在關聯方之間往來賬確認為壞賬。
4.約談舉證
針對該集團公司母公司及子公司以上存在的疑點,約談了該集團公司母公司企業財務負責人及子公司財務負責人,就存在的疑點進行了約談:
(1)母公司疑點說明
①集團公司所屬中學和職工學校有免稅收入,是按照學校年度上報的免稅收入,在年度申報時記入納稅申報表的免稅收入。
②期間費用數額大主要原因:一是管理費用中列支的部分會議費,是單位召開職工會議、工會會議、職代會等發放給職工的薪金;二是管理費用中列支的考察費,是集團公司每年組織副處級以上干部出國考察一次發生的費用;三是集團公司醫院在管理費用中列支手術誤餐費、收入提成費等,是醫院根據行業特點支付給職工的費用。
③內部職工用電0.10元/度,是集團公司自成立以來一起執行的價格,是低于集團公司以外居民用電。
④預提費用數額較大主要是有許多應支付費用還沒有支付。
(2)子公司疑點說明
①期間費用數額大的主要原因:一是銷售費用——差旅費較多,主要是集團公司允許以差旅費名義每年發給每個職工1500元現金造成的;二是管理費用中列支的防暑降溫費、取暖費,有的是購置的防暑、取暖用品,有的是給職工發放的現金,具體數額是看賬后才能知道;三是管理費用中列支的職工活動費,是企業在年度終了后組織職工活動發生的費用,包括購買的紀念品和發放的現金;四是在管理費用中向職工發放防汛搶險補貼,經請示集團公司允許后發放的。
②集團公司實行的是工效掛鉤辦法,而在制造費用和管理費用中又列支津貼、補助,而未列入“應付工資”總額,主要是集團公司核定的年度工資不夠,若列入工資總額就超過了工資基數。
③預提費用數額較大:一是養老統籌基金有結余,主要是以前年度提取,長期累計下來未支付的款項;二是大修費用結余數額較大,主要是多年提取累計下來而未支付的大修費用。
④“資本公積”科目余額較大,一是應付款無法支付轉入;二是集團公司撥入資本金轉入。
⑤集團公司所屬某分公司2005年度未提供工效掛鉤方案,且不符合“兩低于”政策。企業說主要是想企業工效掛鉤方案上年度報了以后,以后不需要再報就可以了;不符合“兩低于”政策而多發放的工資,主要是對相關政策不熟悉造成的。
⑥在提取的壞賬準備中,核銷壞賬損失是集團公司所屬某分公司欠付的工程款(因質量原因而拒付的款項),是屬關聯方之間往來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