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某市一家投資公司是幾家上市公司的股東。2011年,該公司所持一家上市公司D公司股票到期解除限售,投資公司將手中D公司股票的一半在二級市場上套現,取得了3億元的轉讓價款。該筆長期投資D公司股票出售時的賬面價值為2.4億元,企業按照3-2.4×50%=1.8(億元)計算了該筆長期投資轉讓所得,并在年度企業所得稅申報時按1.8億元并入了應納稅所得額。 股權投資賬面價值會計處理時可以調整 近日,稅務機關開展稅務檢查時發現,該筆長期投資的最初成本是1.8億元,上市公司D公司2010年盈利情況較好,應該分給投資公司6000萬元的利潤,但是并沒有實際分配,投資公司調增了長期股權投資賬面價值6000萬元。企業財務人員解釋調增的依據是《企業會計準則第2號——長期股權投資》規定,投資企業對被投資單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響的長期股權投資,采用權益法核算。投資企業取得長期股權投資后,應當按照應享有或應分擔的被投資單位實現的凈損益的份額,確認投資損益并調整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投資企業按照被投資單位宣告分派的利潤或現金股利計算應分得的部分,相應減少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投資公司對D公司投資達到規定比例,采用了權益法核算,根據會計準則的規定,投資公司調整了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即從最初的1.8億元調整到了2.4億元。投資公司會計處理為,借記:長期股權投資6000萬元;貸記:投資收益6000萬元。由于企業所得稅法規定,符合條件的居民企業之間的股息、紅利等權益性投資收益為免稅收入,所以該筆投資收益并沒有做應稅申報。 股權投資轉讓確認所得時只能扣除原始成本 稅務人員告訴企業財務人員,長期股權投資存在較多稅務與會計處理的差異,其會計處理有著較多的選擇處理方式,但稅法堅持的是實際成本、獨立交易與收益的實現等原則。關于長期股權投資的扣除成本,稅收與會計的處理存在著差異,應當進行納稅調整。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十七條規定,股息、紅利等權益性投資收益,是指企業因權益性投資從被投資方取得的收入。股息、紅利等權益性投資收益,除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另有規定外,按照被投資方作出利潤分配決定的日期確認收入的實現。第七十一條規定,投資資產是指企業對外進行權益性投資和債權性投資形成的資產。企業在轉讓或者處置投資資產時,投資資產的成本,準予扣除。投資資產按照以下方法確定成本:
(一)通過支付現金方式取得的投資資產,以購買價款為成本; (二)通過支付現金以外的方式取得的投資資產,以該資產的公允價值和支付的相關稅費為成本。
權益性投資,是指企業接受的不需要償還本金和支付利息,投資人對企業凈資產擁有所有權的投資。 也就是說,稅法關于投資收益的確認,不以被投資企業利潤的實現為依據,而主要以利潤分配為依據,投資收益確認日期為被投資方作出利潤分配決定的日期,長期股權投資轉讓時的扣除成本以取得時的歷史成本為依據。 股權投資撤資與轉讓在稅務處理上有差異 企業財務人員認為,雖然企業在長期股權轉讓時調整了轉讓成本,但是并沒有形成少繳企業所得稅的事實,因為取得的收入中包括了將來可能分配的利潤。《國家稅務總局關于企業所得稅若干問題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1年第34號)規定,投資企業從被投資企業撤回或減少投資,其取得的資產中,相當于初始出資的部分,應確認為投資收回;相當于被投資企業累計未分配利潤和累計盈余公積按減少實收資本比例計算的部分,應確認為股息所得;其余部分確認為投資資產轉讓所得。被投資企業發生的經營虧損,由被投資企業按規定結轉彌補;投資企業不得調減其投資成本,也不得將其確認為投資損失。該文明確了投資收回時可以被投資企業累計未分配利潤和累計盈余公積按減少實收資本比例計算的部分,應確認為股息所得,而居民企業之間的股息所得是投資企業的免稅收入,所以企業不進行納稅調整不影響最終的應納稅款。 稅務人員告訴企業財務人員,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1年第34號并不適用于在二級市場轉讓上市公司股票情形,只適用于投資企業從被投資企業撤回或減少投資,需要在工商管理機關進行工商登記股權變更,表明企業所有者權益股本的抽出或減少,而不是股權的轉讓,對于投資企業而言,實質上只是投資資產的轉讓,而不是投資資產的撤回或減少投資。此類情況應當適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貫徹落實企業所得稅法若干稅收問題的通知》(國稅函〔2010〕79號)的規定,企業轉讓股權收入,應于轉讓協議生效、且完成股權變更手續時,確認收入的實現。轉讓股權收入扣除為取得該股權所發生的成本后,為股權轉讓所得。企業在計算股權轉讓所得時,不得扣除被投資企業未分配利潤等股東留存收益中按該項股權所可能分配的金額。所以,該企業該筆長期股權轉讓所得為3-1.8×50%=2.1(億元),對比原來的申報,應調增應納稅所得稅額21000-18000=3000(萬元),補稅3000×25%=750(萬元)。 投資損失確認也應堅持歷史成本原則 企業的長期股權投資,在產生利潤的同時,也有可能會發生虧損。被投資企業發生虧損時,在會計處理采用權益法核算時,可以相應減少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在企業所得稅處理時,投資企業不得調減其投資成本,也不得將其確認為投資損失。 上例中D公司股票長期投資的最初成本是1.8億元,假設上市公司D公司2010年虧損,投資企業分攤虧損6000萬元,會計處理采用權益法核算時賬面價值為1.8-0.6=1.2(億元),如果2011年該筆投資以1.5億元轉讓時,則投資損失應確認為1.8-1.5=0.3(億元),而不是確認所得1.5-1.2=0.3(億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