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員工取得合同到期后的經濟補償金財稅處理政策解答 |
發布時間:2011/11/22 來源: 閱讀次數:1109 |
|
問:企業和員工簽訂合同到期后,給員工的經濟補償金是否算辭退福利,是否可以直接進應付職工薪酬,個人所得稅如何處理?所得稅如何抵扣? 答:一、與員工簽訂合同到期后經濟補償金可參照辭退福利的規定處理?! ∑髽I發生支付解除合同人員經濟補償時的會計處理,應根據《企業會計準則第9號——職工薪酬》第六條規定:“企業在職工勞動合同到期之前解除與職工的勞動關系,或者為鼓勵職工自愿接受裁減而提出給予補償的建議,同時滿足下列條件的,應當確認因解除與職工的勞動關系給予補償而產生的預計負債,同時計入當期損益” 根據上述規定,企業在支付與員工簽訂合同到期后經濟補償金可參照辭退福利的規定處理。企業應當根據《企業會計準則第9號——職工薪酬》和《企業會計準則第13號——或有事項》,嚴格按照辭退計劃條款的規定,合理預計并確認辭退福利產生的負債,預計數與實際發生數差額較大的,應當在附注中披露產生差額較大的原因。對于滿足本準則第六條確認條件的解除勞動關系計劃或自愿裁減建議,應當確認因辭退福利產生的應付職工薪酬(預計負債)?! 《?、與員工簽訂合同到期后經濟補償金可以直接計入應付職工薪酬?! 镀髽I會計準則第9號——職工薪酬》第二條規定,職工薪酬,是指企業為獲得職工提供的服務而給予各種形式的報酬以及其他相關支出。職工薪酬包括:……(七)因解除與職工的勞動關系給予的補償; 三、個人所得稅處理?! 敦斦?、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個人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取得的一次性補償收入征免個人所得稅問題的通知》(財稅[2001]157號)文件規定,個人因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而取得的一次性補償收入(包括用人單位發放的經濟補償金、生活補助費和其他補助費用),其收入在當地上年職工平均工資3倍數額以內的部分,免征個人所得稅;超過的部分按照《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個人因解除勞動合同取得經濟補償金征收個人所得稅問題的通知》(國稅發[1999]178號)的有關法規,計算征收個人所得稅?! 《罁秶叶悇湛偩株P于個人因解除勞動合同取得經濟補償金征收個人所得稅問題的通知》(國稅發[1999]178號)文件規定: 一)、對于個人因解除勞動合同而取得一次性經濟補償收入,應按“工資、薪金所得”項目計征個人所得稅?! 《?、考慮到個人取得的一次性經濟補償收入數額較大,而且被解聘的人員可能在一段時間內沒有固定收入,因此,對于個人取得的一次性經濟補償收入,可視為一次取得數月的工資、薪金收入,允許在一定期限內進行平均。具體平均辦法為:以個人取得的一次性經濟補償收入,除以個人在本企業的工作年限數,以其商數作為個人的月工資、薪金收入,按照稅法法規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個人在本企業的工作年限數按實際工作年限數計算,超過12年的按12計算?! ∷?、企業所得稅處理。 《企業所得稅法》第八條規定,企業實際發生的與取得收入有關的、合理的支出,包括成本、費用、稅金、損失和其他支出,準予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 《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二十七條規定,企業所得稅法第八條所稱有關的支出,是指與取得收入直接相關的支出?! ∑髽I所得稅法第八條所稱合理的支出,是指符合生產經營活動常規,應當計入當期損益或者有關資產成本的必要和正常的支出。 第三十三條規定,企業所得稅法第八條所稱其他支出,是指除成本、費用、稅金、損失外,企業在生產經營活動中發生的與生產經營活動有關的、合理的支出?! 〉谌臈l規定,企業發生的合理的工資薪金支出,準予扣除?! ∏翱钏Q工資薪金,是指企業每一納稅年度支付給在本企業任職或者受雇的員工的所有現金形式或者非現金形式的勞動報酬,包括基本工資、獎金、津貼、補貼、年終加薪、加班工資,以及與員工任職或者受雇有關的其他支出?! 「鶕鲜鑫募幎?,企業與員工簽訂合同到期后支付的經濟補償金屬于與取得收入有關的支出,可以在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 再問:賬目的二級科目如何填列?是辭退福利還是工資薪金?如果是辭退福利的,是否要考慮14%的比例問題? 答:《企業會計準則第9號——職工薪酬》應用指南: (一)辭退福利包括: ?。?)職工勞動合同到期前,不論職工本人是否愿意,企業決定解除與職工的勞動關系而給予的補償; ?。?)職工勞動合同到期前,為鼓勵職工自愿接受裁減而給予的補償,職工有權選擇繼續在職或接受補償離職?! ∞o退福利通常采取在解除勞動關系時一次性支付補償的方式,也有通過提高退休后養老金或其他離職后福利的標準,或者將職工工資支付至辭退后未來某一期間的方式。 可以參照《企業會計準則第9號——職工薪酬》第六條規定按辭退福利處理,二級科目是“辭退福利”,不屬于工資,可直接全額在稅前扣除,不屬于職工福利費的性質和范圍。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