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扎實推進案件查辦。公安、稅務等部門要加大辦案力度,特別是要依法加快查辦全省112起重點案件,對進展緩慢的案件由上級部門組織力量進行交叉辦案,對停滯不前的案件由省公安廳、省國稅局、省地稅局等部門直接依法依規組織查辦。已經在查的涉稅案件,原則上今年年底前全部結案。公安、稅務部門要加強與司法機關的協調溝通,確保案件查辦工作順利推進。
(三)加大督導問責力度。各地各部門要切實加強監督管理,督促行政執法人員認真履行職責,規范執法行為,嚴防執法犯法、違規操作。要嚴格落實責任追究制度,對工作不力、隱瞞不報、有案不查、干擾辦案等失職瀆職行為,紀檢監察部門要依法依規、從嚴從重處理,涉及違法犯罪的移送司法機關處理。
二、強化源頭管理,建立健全風險防控長效機制
各地各部門要認真總結前期整治經驗,切實加強日常管理,完善工作聯動機制,注重財稅和經濟風險防控,從源頭上預防和治理虛開發票偷騙稅違法行為。
(一)切實強化源頭管理。各級政府要著力把好招商引資關,注重落地生根項目的招商,嚴禁引進虛假企業。稅務部門要制定交通運輸等行業稅收管理辦法,搭建車輛信息管理平臺等信息系統,不斷提升管理實效。工商部門要督促企業主動公示涉稅違法犯罪信息記錄,對嚴重違法的企業法定代表人、負責人依法進行任職限制。海關要加強對出口商品的監管力度,強化對騙取出口退稅高風險企業和商品的出口審價、價格監控。
(二)規范財稅優惠政策。各地各部門制定或起草的法規、規章和規范性文件,不得突破國家統一財稅制度自行規定稅收優惠政策,不得違規對企業出臺財稅優惠政策;對已經出臺的財稅優惠政策要進行規范,違反國家規定的一律停止執行,未違反國家規定、有明確時限的到期停止執行,未明確時限的應設定實施時限。落實稅收優惠政策備案審查、定期評估和退出機制,加強考核問責,嚴懲各類違法違規行為。
(三)完善工作聯動機制。集中整治行動工作小組要進一步發揮好溝通協調作用,適時召開聯席會議,研究推進涉稅案件的查處工作,分析涉稅案件的新動向、新特點,提出有針對性的打防措施。建立涉稅違法犯罪案件內部通報制度,提高案件防范風險水平,防止苗頭性問題演變成區域性問題。各設區市每年要選擇2-3件涉稅違法案件通過媒體進行公開曝光,爭取廣大干部群眾對打擊涉稅違法的支持,形成懲治合力。
三、推進依法治稅,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各地各部門要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以及省委、省政府的決策部署,從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高度,進一步增強依法治稅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加強稅收征管,推進依法理財,促進我省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
(一)切實加強依法治稅。各地各部門要牢固樹立“增長必須是實實在在和沒有水分增長”的理念,正確處理好發展經濟與依法治稅、做大經濟總量與提高經濟效益之間的關系,切實提高依法治稅的能力和水平。堅持依法征稅,做到應收盡收,堅決不收“過頭稅”,嚴禁引稅、買稅、空轉,不斷提升財稅收入質量,促進稅收經濟協調發展。
(二)積極推進稅制改革。認真落實扶持小微企業發展等優惠政策,深入推進“營改增”試點,超前研究、主動做好消費稅、個人所得稅、房產稅、環境保護費改稅等稅制改革準備工作。加強對稅制改革的輿論宣傳和引導,及時回應社會關切,為稅制改革營造良好社會環境。加強稅制改革與深化預算管理改革的銜接和配合,確保改革順利推進。
(三)完善綜合治稅措施。各地要認真貫徹落實《江西省稅收保障辦法》,進一步完善“政府領導、稅務主管、部門配合、司法保障、社會參與”的綜合治稅機制,建立健全稅收征管工作領導責任制,加快省級社會綜合治稅信息平臺建設,加強部門信息交換與共享,深化信息管稅效能,提升依法治稅水平。進一步調動各基層單位和社會團體協稅護稅積極性,共同加強稅源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