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國務院公布今年立法計劃 3個稅收立法項目正制定中 |
發布時間:2012/2/23 來源: 閱讀次數:492 |
|
國務院辦公廳日前印發了國務院2012年立法工作計劃,制定環境稅法、稅收征收管理法修訂、城市維護建設稅暫行條例修訂等3個稅收立法項目位列其中。
根據這份工作計劃,國務院2012年立法重點是: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著力抓好深化改革開放、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節約能源資源、保護生態環境,規范行政行為、加強政府自身建設等方面急需制定或者修訂的法律、行政法規項目。據了解,被列入國務院2012年立法工作計劃的立法項目共分三檔,分別是力爭年內完成的項目、需要抓緊工作適時提出的項目和需要積極研究論證的項目。制定環境稅法被列為第二檔“需要抓緊工作適時提出的項目”,稅收征收管理法修訂、城市維護建設稅暫行條例修訂被列為第三檔“需要積極研究論證的項目”。環境稅法和城市維護建設稅暫行條例將由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共同負責起草,稅收征收管理法由國家稅務總局單獨負責起草。國務院要求,對于立法工作計劃確定的第一檔立法項目,起草和審查部門要優先安排、抓緊工作,對其中急需、條件相對成熟的,要作為重中之重,集中力量攻關,盡早完成;對第二檔項目,要積極推動,適時提出;對第三檔項目,有關部門也要抓緊研究。
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所長賈康近期多次在公開場合提到我國制定環境稅法及開征環境稅的必要性。他認為,近年來,雖然國家重視、各方努力,但我國的環境保護總體上依然形勢嚴峻。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明顯超過環境容量,形成嚴重污染。發達國家上百年工業化過程中分階段出現的環境問題,在我國集中出現,我國已進入污染事故多發期和矛盾凸顯期。“稅收是政府宏觀經濟調控的有效手段之一,環境稅收是促進我國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所應積極運用的調節工具。”賈康表示,我國目前已具備了制定環境稅法及開征環境稅的基本條件,因此應抓緊時機開展這項工作。
對于稅收征收管理法的修訂,中國政法大學民商法學院教授施正文表示,我國對稅收征管法的上一次修訂是在2001年,距今已過去了11年,近年來,我國對稅制進行了新一輪的改革,稅收征管的環境也發生了很大變化,如所得稅比重越來越高,稅務機關征管能力不斷增強等,這些因素都要求加快推進稅收征管法的修訂工作,進一步通過法律手段規范稅務機關和納稅人的征納稅行為。
據悉,除上述3個稅收立法項目外,還有若干項財稅立法項目被列入今年的國務院立法工作計劃。其中,注冊會計師法修訂草案、制定政府采購法實施條例、制定政府投資條例被列為第一檔立法項目,會計法修訂、中央預算執行情況審計監督暫行辦法修訂等被列為第三檔立法項目。
《瞭望》新聞周刊日前從權威渠道獲悉,國務院已對2012年立法工作作出整體部署,年內力爭完成33件立法項目。
按憲法和立法法規定,國務院有制定行政法規的權限;法律由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但國務院可提出法律案,不少現行法律的起草就是國務院相關部門負責的;此外,在經濟領域尚未制定法律的,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也可授權國務院對部分事項先制定行政法規。
今年力爭年內完成的33件國務院立法項目分為五大類,一為深化改革開放、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所需,包括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注冊會計師法修訂草案、商標法修訂草案,修訂國際收支統計申報辦法、期貨交易管理條例,制定征信業管理條例,共5件。
二類旨在保障和改善民生、維護社會和諧穩定,數量多達14件,與近年立法趨向相一致,社會、民生立法為重中之重。包括提請審議電影產業促進法草案、航道法草案、安全生產法修訂草案,制定女職工特殊勞動保護條例、無障礙環境建設條例、博物館條例、保健食品監督管理條例、長江三峽水利樞紐安全保衛條例、缺陷汽車產品召回管理條例,修訂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人體器官移植條例、互聯網信息服務管理辦法、鐵路運輸安全保護條例、水路運輸管理條例。
在節約能源資源、保護生態環境領域,今年也有6件政府立法項目,擬提請審議土地管理法修訂草案,制定報廢機動車回收拆解管理條例、環境監測管理條例、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條例、氣象設施和氣象探測環境保護條例,修訂農藥管理條例。
第四類立法重點是規范行政行為、加強政府自身建設。包括提請審議行政復議法修訂草案,制定機關事務管理條例、政府采購法實施條例、政府投資條例,修訂行政監察法實施條例。
此外,還有3件行政法規在前述四類之外,即制定事業單位人事管理條例、保守國家秘密法實施條例和地圖管理條例。
2010年,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宣告形成,基本框架已立,在此基礎上,全國人大和國務院的立法工作重點逐漸由制定新法轉到修訂舊法、抓緊配套方面。從上述33件國務院立法項目中也不難看出這一點,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的新法草案僅有兩部,即電影產業促進法和航道法。但這僅限于國務院提請,據立法法,除國務院外,中央軍事委員會、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全國人大各專門委員會,都可以向全國人大常委會提出法律案。
除前述力爭完成的一檔項目,還有需要抓緊工作、適時提出的63件二檔項目,需要積極研究論證的84件三檔項目。
去年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提出文化強國戰略,文化產業振興法的研究論證提上國務院立法議程。一檔項目中的電影產業促進法、二檔項目中的公共圖書館法等,也與這一重大戰略相關。
不同項目有不同的輕重緩急,權威部門要求嚴格執行立法工作計劃,對33件一檔項目,起草和審查部門要優先安排、抓緊工作,對其中社會高度關注、實踐急需、條件相對成熟的,要作為重中之重,集中力量攻關,盡早完成;對二檔項目,要積極推動,適時提出;對三檔項目,有關部門也要抓緊研究。
為提高政府立法質量,權威部門要求,要堅持科學立法,更加注重增強法律制度的可操作性,做好成本效益分析和立法后評估工作,使法律法規規定在理論上站得住,實踐中行得通。要堅持民主立法,暢通人民群眾有序參與立法的渠道,除依法需要保密的外,所有行政法規草案和部門規章草案都要通過“中國政府法制信息網”集中公布,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并以適當方式反饋意見采納情況。
中國政府法制信息網是國務院法制辦的官方網站,點擊網站首頁,頁面左上方突出顯示了“法規規章意見征集系統”的藍色鏈接,當前正在征求意見的行政法規為缺陷汽車產品召回管理條例。
由于政府立法多由相關業務部門起草,過去社會各界對政府立法的一個擔心是部門利益法制化。對此,權威部門要求加強政府立法協調工作,所有法律法規草案都要送中央財辦、國研室、審計署、監察部、預防腐敗局等部門征求意見;涉及部門職責分工、世貿組織規則和我國入世承諾、設定行政許可、規定財政支持和稅收優惠政策等方面事項的,還要分別征求中央編辦、商務部、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工作部際聯席會議辦公室、財政部和稅務總局的意見。在起草、審查法律草案過程中,有關部門要主動與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和全國人大相關專門委員會溝通,充分聽取其意見。 (來源:《瞭望》新聞周刊)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