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網買東西很多人都不會想到要發票。日前國家稅務總局正式公布《網絡發票管理辦法》,并將于下月起開始施行。很多人開始擔心“網購不開發票不納稅”的現象將成為歷史,商品會因發票新規而升價。不過,稅務專家指出,“網購電商必須開發票”屬于誤讀,網絡發票不是網購發票,只是稅務部門加強信息管稅的一項舉措。 家住閘北區的孫先生是個網購愛好者,生活中大部分的吃穿用基本上都通過網購途徑解決。僅去年一年孫先生在網上就消費了近三四萬。衣服、手機,就連車上的小配件都在網上購買。采訪中孫先生告訴記者,雖然他買了許多東西,但發票卻很少開。“除了需要維修的貴重物品外,其他東西一般都不會考慮發票問題。即使你要求開發票,網店也未必會開。”記者采訪時發現,像孫先生的這種消費觀念在網購中普遍存在,大多數消費者已經默認網購沒有發票的事實。 記者了解到,目前網購只有在一些電商如京東商城、當當網等,都默認每單開具發票,在淘寶商城購物消費者可以索要發票,但幾乎所有的個人網店都不提供發票。此外,團購也是另一大“盲區”,消費者大多直接付錢給網站,網站沒有開具發票,商家更不可能開發票。
“網購不納稅將成為歷史”、“以后"親,包郵"將變成"親,包發票呦"”……對于“網絡發票”的新規,網友們紛紛解讀為稅務部門向電商征稅開刀。一些消費者和小賣家都擔心,如果此管理辦法是為征稅做準備,一旦征稅將會提高網購成本,使網購的價格優勢不再。吳先生是上海一家專營嬰兒奶粉和母嬰用品的店家,他說,“看到這個消息我心里"咯噔"一下,如果按照我們這樣的銷售規模,如果征17%的增值稅,價格優勢將消失殆盡,生意肯定做不下去。”記者采訪了幾位開網店的賣家,他們都表示,從沒有向客戶提供過發票。很多中小賣家表示,索要發票勢必降低商家的利潤,商家不會做賠本的買賣,因此如果索要發票商品肯定會加價。 不過,中國社科院稅收研究室主任張斌指出,網絡發票并不是網購電商發票,它是稅務部門為加強稅務信息管理的效率,走向無紙化辦公的一項舉措,“通俗點講,就是開票單位或個人可通過互聯網登錄收稅門戶網站,通過發票在線系統登記打印,既方便稅務部門對于企業財務核算,也能有效避免偷稅漏稅的行為。” 其實,包括京東、當當等大型購物網站,目前都已向消費者出具發票,大家所謂的電商不納稅,多指的是淘寶上的個人經營類網店,由于沒有工商注冊和納稅登記,稅務部門難以對其經營信息進行核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