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市地稅局稽查人員在對某國際合作公司進行稅收檢查時,發現其外派勞務存在隱匿收入的疑點。在突擊調賬檢查未果的情況下,稽查人員有針對性地對企業人員流、資金流展開外圍調查,最終鎖定了該企業的偷稅證據。
最近,大連市地稅局第二稽查局對大連某國際合作有限公司稅收繳納情況進行專項檢查時,發現該企業外派勞務可能存在少計收入少繳稅款行為。稽查人員詳查細審,經過大量調查取證,最終認定該公司2009年~2012年共有1914萬元營業收入未申報納稅。稅務機關依法對該企業做出追繳稅款106萬元,加收滯納金36萬元,處罰款49萬元的決定。
案頭分析 檢查預案定重點 在正式進入企業檢查前,第二稽查局稽查人員對勞務外派行業的特點進行了深入分析,明確該行業業務流程的關鍵節點是人員流和資金流。經過分析,目標企業對日派遣勞務的營業收入由兩部分組成:一部分是勞務公司向外派人員收取的中介服務費,另一部分是日方向勞務公司支付的派遣管理費。兩部分費用的計費標準都以外派人數為基礎。因此,稽查人員決定將企業勞務外派人員的數量列為檢查重點。
為防止企業隱匿資料,稅務機關決定采取突擊檢查的方式進行調賬檢查,提取企業電子經營數據。在檢查預案中,稽查人員對突擊檢查過程中需要獲取的目標資料進行了明確:搜集能體現人數的中介服務費合同、收款收據、簽證和在留資格證、出國人員檔案等有關資料;調取企業與日方簽訂的《外國人技能實習事業協定書》,以確認其派遣管理費是否存在。此外,第二稽查局還明確,電子稽查過程中必須準確確定企業服務器和核心人員使用的計算機。若取證過程不順利,稽查人員將調取企業的《公司章程》和每個股東的居民身份證號碼,為查詢銀行賬目信息做準備。
入戶檢查 資料銷毀無進展 企業的外派人員數量和資金流是稽查人員目光的聚焦處。
根據預案,檢查人員分為兩組,一組負責電子調賬取證,另一組負責調取檔案資料。負責電子調賬的稽查小組迅速提取了企業的電子經營數據,封存紙質賬簿,并從業務主管的計算機中調取大量涉及服務協議、人員的相關數據。另一組人員在對財務人員進行宣傳教育等思想工作后,共調取、整理檔案443份。但是,這些檔案資料中缺少企業外派業務收入最關鍵的待遇告知書、中介服務費協議書。更為棘手的是,稽查人員獲得的檔案資料僅為企業仍在合同期內的外派人員的信息。在此之前,企業外派合同已執行完畢的所有業務資料均已銷毀。
通過對現有資料進行比對分析,稽查人員對該公司每年外派業務的數量有了基本了解,如果人員的準確數量得到確認,那么該公司隱匿營業收入的事實就可以得到進一步認定。但是,企業調賬檢查所取得的資料信息無法形成完整的證據鏈。
在這種情況下,外圍取證能否有所收獲,成為案件獲得突破的關鍵。
外圍取證 關鍵信息有突破 外調取證時,稽查人員首先來到行業主管部門進行調查。經了解,大連市外經貿部門只負責相關業務事前的項目審查、人員培訓和備案管理工作,僅能提供該企業外派人員的人數,無法提供人員的具體名單。
不過,外經貿部門的工作人員給稽查人員提供了一條極其重要的信息線索:大連市政府外事辦負責外派勞務人員相關業務,該部門可能掌握企業派遣人員的詳細名單?;槿藛T經了解得知,企業對外勞務輸出業務在辦理簽證時,企業需將相關材料遞交到當地外事部門,由外事部門到目的地國駐華使館統一辦理,企業無法自行辦理人員簽證。
在大連市外事部門的協助下,稽查人員順利拿到了該公司外派勞務人員的詳細名單。至此,稅務機關掌握了該企業每年外派勞務人數的證據信息。與此同時,稽查人員在對企業資金流的檢查也取得了重大收獲。
按照企業業務流程,派遣管理費如果由境外相關方面支付,那么資金必然會有一個“注入”途徑。稽查人員首先對企業銀行賬戶進行了檢查,但沒有收獲?;槿藛T隨后又將目光轉向該企業股東的個人外幣賬戶。最終,中國銀行遼寧省分行向稅務機關提供了重要的證據信息:該企業兩名個人股東名下有6個日元存款賬戶,涉案金額達1.5億日元。
在中國銀行遼寧省分行工作人員的協助下,稽查人員取得了6個日元存款賬戶的交易流水賬,以及中國銀行國際間資金結算報文。面對稽查人員提供的企業外派勞務詳細人數、企業股東賬戶資金往來數據等證據信息,大連某國際合作有限公司負責人最終承認了偷稅事實,并在規定期限內補繳了稅款和罰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