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收是國家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是國家維持運轉的“生命源”。自我國政府于1994年啟動“金稅工程”建設以來,我國政府的稅收和財政收入實現連續超高速增長。截至目前,由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研發的增值稅防偽稅控系統,已成功覆蓋全國350多萬戶一般增值稅納稅企業和全國各級國稅單位。與此同時,航天信息還不斷根據稅務領域出現的新情況、新需求,與時俱進地對該系統展開升級擴展應用,從納稅和稅收征管兩方面嚴堵漏洞,為我國加強稅收征管和監控、遏制增值稅發票犯罪、稅收增收作出了突出貢獻。 防偽稅控系統:防止偷漏稅的“殺手锏” 航天信息自行研發出了被譽為保障國家稅收“生命線”的增值稅專用發票防偽稅控系統,該系統集計算機、微電子、光電技術和數據加密等技術于一體,采用復合式加密認證算法,選用了理論上不可破譯的一機一密,一次一密的密碼體制,具有非常強的保密性和安全性。 利用該系統,稅務部門和納稅人不僅不需聯網即可隨時隨地稽查假發票和大頭小尾的“陰陽”票,能夠有效地從稅收和發票源頭遏制住利用增值稅專用發票的違法犯罪行為,同時也幫助我國稅務部門實現了增值稅征管的信息化、自動化、集約化、規范化和系統化,有效的促進了企業依法納稅,大幅提高了稅收征管的質量和效率,增加了財政收入。
漢字防偽:堵住稅收流失的“避雷針” 依法納稅,是每個公民、法人最基本的義務。然而,自增值稅防偽稅控系統推廣應用以來,仍有少數不法分子利用防偽稅控只加密發票七要素的局限性,通過偽造發票、篡改發票信息等手段,非法謀利,使國家稅收蒙受巨大的損失。為了加強增值稅發票票面信息的防偽特性有效防范不法分子篡改企業名稱、商品名稱等漢字信息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的犯罪活動,航天信息設計研發了增值稅漢字防偽稅控系統對現有的防偽稅控系統進行強化和升級,該系統不僅采用了數字密碼和二維碼技術,利用可以存儲更多信息量的二維碼替代了原來的84位和108位字符密文,同時還在原有發票七要素防偽的基礎上,增加了對購買方企業名稱、銷售方企業名稱、貨物名稱、單位和數量等信息的加密、報稅采集和解密認證。 多年來,航天信息圍繞“金稅工程”的發展要求,陸續研發了一系列涉稅解決方案。從最初的防偽稅控系統,到一機多票系統、紅字發票系統、再到近兩年內順利完成并試運行的增值稅漢字防偽稅控系統,航天信息經過十九年來的持續開墾與創新耕耘,伴隨我國稅務信息化進程翻過了漂亮的一頁又一頁。后續,航天信息將繼續以一名重要參與者和推動者的身份,全力配合國家稅務信息化的深化與發展,為國家稅收保駕護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