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踐證明,確保稅務風險管理取得成效的關鍵,是管理措施跟企業的個性化需求實現“無縫對接”。因此,在為企業分別建立服務需求檔案的基礎上,周村區國稅局根據每個企業的具體情況,分析企業的綜合指標運營狀況,先對企業的稅務風險管理狀況做出客觀評估,按照十分制進行打分,并將評價結果作為幫助其指定稅務風險管理方案的重要參考,進而以此確定其稅務風險管理的重點,采取有針對性的管理和服務措施。
例如,在今年幫助某化工有限公司制定稅務風險管理方案時,周村區國稅局首先調閱了該公司的基礎檔案,了解到該公司主要從事綠色、環保的高效制冷劑生產、銷售業務,產品屬于國家高科技產品,國內外市場廣大,2010年4月投產。經評估分析,該企業整體運營情況評測得分8分,設備運行周轉率達到70%,成本費用控制良好,產品效益好,利潤率高,并享受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稅收優惠政策。根據上述評估結果,最終認定該企業的稅務風險可能主要來源于稅收政策的適用及一些重要市場信息的獲取上。
因此,稅務人員在為該公司制定稅務風險管理方案時,將重點放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是幫助企業盡可能準確地適用稅收政策,尤其是詳細講解高新技術企業稅收優惠政策,集中解決企業日常稅務處理中的難點問題,同時根據市場的未來變化趨勢和產品研發的未來方向,預判未來可能遇到的稅務問題,并采取相應的應對措施;二是幫助企業及時獲取重要的經營信息,重點是相關產品及其原材料的價格變動信息、人民幣升值信息、產品銷售市場的需求信息等。
為此,周村區國稅局專門為每個大企業指定一名綜合素質較高的稅務人員作為信息發布員,及時將每個大企業需要的重要信息進行“點對點”的發送。
對于稅收政策信息,信息發布員會及時告知稅收政策的時效、變化點及重要的條款細節,如果企業認為有必要,稅務局的相關人員還會到企業進行實地納稅輔導,幫助他們理解稅法,依法納稅。如上述某化工有限公司,稅務人員在幫助其解讀最新的高新技術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時,發現該公司2008年~2010年度甲產品研發項目產生的2849萬元費用應列支研發費用而未列支。隨后,稅務人員幫助企業及時做了賬務調整,并對產生這個問題的原因進行了深入剖析。原來,產生這一稅務風險的癥結研發部門和財務部門缺乏溝通。財務人員對企業研發過程中消耗的材料、動力費用等無法進行準確劃分,而研發部門認為自己的主要職責是搞好研發,涉及財務與稅務的問題與己無關,因此也沒有主動跟財務部門溝通。更何況由于缺乏有效溝通,研發部門也不知道財務部門需要哪些數據,多繳納稅款的稅務風險就由此產生了。
對于市場信息,信息發布員會及時發送,同時還十分注重企業的反饋意見,以不斷提高信息發布的時效和質量。比如,某企業的產品生產具有季節性,但該企業的庫存并沒有考慮到這一重要特點。因此,稅務信息發布員及時建議企業合理調整庫存,以減少資金占用,節約財務成本,僅此一項就使企業增加利潤320多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