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籍個人在中國境內,港澳臺地區人員在大陸取得個人收入,該如何繳納個人所得稅,很多人對個人所得稅相關政策不太清楚。北京市地稅局國際稅收管理處歸集整理了相關政策,為納稅人提供幫助。 如何確定納稅義務 外籍個人在中國境內,港澳臺地區個人在大陸的納稅義務如何確定? 外籍個人在中國境內,港澳臺地區個人在大陸的納稅義務,主要是根據其是居民納稅人還是非居民納稅人進行判定。居民納稅人負有全面納稅義務,非居民納稅人負有部分納稅義務。 非居民納稅人工資、薪金所得的納稅義務如何確定? 在中國境內無住所又不居住或者無住所而在中國境內居住時間不滿1年的個人,為非居民納稅人,具體納稅義務如下: 1.在一個納稅年度在中國境內連續或累計工作不超過90日(稅收協定規定為183日)的個人,屬于境內短期停留人員,且不在境內常設機構擔任固定職務的,就其實際在中國境內工作期間取得的由中國境內企業或個人雇主支付,或者由中國境內機構場所負擔的工資、薪金所得申報繳納個人所得稅。 2.在一個納稅年度在中國境內連續或累計工作時間超過90日(稅收協定規定為183日)但不滿1年的個人,其實際在中國境內工作期間取得的由中國境內企業或個人雇主支付和由境外企業或個人雇主支付的工資、薪金所得,均應申報繳納個人所得稅。 居民納稅人的納稅義務如何確定? 在中國境內有住所,或者無住所而在中國境內居住滿1年的個人,為居民納稅人,具體納稅義務如下: 1.在中國境內有住所,應就其境內和境外一切所得一并繳納個人所得稅。 2.在中國境內無住所,但居住時間在1年以上不滿5年的,就其在中國境內工作期間取得的由中國境內企業或個人雇主支付和由境外企業或個人雇主支付的工資、薪金所得,以及在臨時離境工作期間取得的由中國境內企業或個人雇主支付的工資、薪金所得申報繳納個人所得稅。其來源于中國境外的所得,經主管稅務機關批準,可以只就由中國境內公司、企業以及其他經濟組織或者個人支付的部分繳納個人所得稅。 3.在中國境內無住所,居住時間滿5年的,從第六年起的以后各年度中,凡在境內居住滿1年的,應當就其來源于境內、境外的所得申報納稅;凡在境內居住不滿1年的,則僅就該年內來源于境內的所得申報納稅。如該個人在第六年起以后的某一納稅年度內在境內居住不足90天,可以按《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七條的規定確定納稅義務,并從再次居住滿1年的年度起重新計算5年期限。
如何確定應稅所得 哪些所得應視為來源于中國境內的所得,依法繳納個人所得稅? 下列所得不論支付地點是否在中國境內,均為來源于中國境內的所得,依法繳納個人所得稅: 1.因任職、受雇、履約等而在中國境內提供勞務取得的所得; 2.將財產出租給承租人在中國境內使用而取得的所得; 3.轉讓中國境內的建筑物、土地使用權等財產或者在中國境內轉讓其他財產取得的所得; 4.許可各種特許權在中國境內使用而取得的所得; 5.從中國境內的公司、企業以及其他經濟組織或者個人取得的利息、股息和紅利所得。 可以享受哪些優惠 外籍個人以及港澳臺地區個人在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時,可以享受哪些優惠? 外籍個人以及港澳臺地區個人在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時,除可以享受《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及其實施條例規定的優惠政策外,還可以享受以下優惠: 1.工資、薪金所得每月扣除標準為4800元。 2.下列收入暫免征收個人所得稅: (1)以非現金形式或實報實銷形式取得的住房補貼、伙食補貼、搬遷費、洗衣費; (2)按合理標準取得的境內、外出差補貼; (3)取得的探親費、語言訓練費、子女教育費等合理開支部分; (4)從外商投資企業取得的股息、紅利所得。 哪些外籍專家取得的工資、薪金所得,可以免征個人所得稅? 1.根據世界銀行專項貸款協議由世界銀行直接派往中國工作的外國專家; 2.聯合國組織直接派往中國工作的專家; 3.為聯合國援助項目來中國工作的專家; 4.援助國派往中國專為該國無償援助項目工作的專家; 5.根據兩國政府簽訂文化交流項目來中國工作2年以內的文教專家,其工資、薪金所得由該國負擔的; 6.根據中國大專院校國際交流項目來中國工作2年以內的文教專家,其工資、薪金所得由該國負擔的; 7.通過民間科研協定來中國工作的專家,其工資、薪金所得由該國政府機構負擔的。 特殊規定有哪些 擔任中國境內企業高層管理職務的外籍個人,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時有哪些特殊規定? 擔任中國境內企業高層管理職務的外籍個人,指在中國境內企業擔任正副(總)經理、各職能總師、總監及其他類型公司管理層職務的外籍個人。 在中國境內擔任董事或高層管理職務的外籍個人,應當自其擔任該中國境內企業董事或高層管理職務起,至其解除上述職務止期間,不論其是否在中國境外履行職務,凡是由該中國境內企業支付的董事費或工資、薪金,均應申報繳納個人所得稅。 外籍個人在中國境內企業擔任董事取得的董事費,按照勞務報酬所得征收個人所得稅,擔任與董事職務無聯系的因從事直接管理職務而取得的所得,按工資、薪金所得征收個人所得稅。對于外資企業的董事(長)同時擔任企業直接管理職務或者名義上不擔任企業的直接管理職務,但實際上從事日常企業管理工作的,應將董事費、監事費與個人工資收入合并統一按工資、薪金所得項目征收個人所得稅。 港澳臺地區個人在大陸企業擔任高層管理職務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參照上述規定執行。 駐華代表機構外籍個人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時有哪些特殊規定? 駐華代表機構屬于采用核定利潤方法計征企業所得稅或沒有營業收入而不征收企業所得稅的,任職的雇員實際在中國境內工作期間取得的工資、薪金,不論在該機構會計賬簿中是否有記載,均應視為由外國企業駐華代表機構支付或負擔。 外國以及港澳臺地區演員、運動員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時有哪些規定? 1.對外國或港澳臺地區演員、運動員以團體名義在中國(大陸)從事文藝、體育演出,演出團體支付給演員、運動員個人的報酬,凡是演員、運動員屬于臨時聘請,不是該演出團體雇員的,應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的規定,按勞務報酬所得,減除規定費用后,征收個人所得稅;凡是演員、運動員屬該演出團體雇員的,應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的規定,按工資、薪金所得,減除規定費用后,征收個人所得稅。 2.對外國或港澳臺地區演員、運動員以個人名義在中國(大陸)從事演出、表演所取得的收入,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的有關規定,按勞務報酬所得征收個人所得稅。 3.演員、運動員個人應繳納的個人所得稅,應以其在一地演出所得報酬,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的規定,在演出所在地主管稅務機關申報繳納。屬于勞務報酬所得的,在一地演出多場的,以在一地多場演出取得的總收入為一次收入,計算征收個人所得稅。 如何申報繳納個稅 外籍個人以及港澳臺地區個人如何申報繳納個人所得稅? 外籍個人以及港澳臺地區個人應納個人所得稅稅款,有扣繳義務人的,由扣繳義務人在支付應稅款項時依法代扣代繳稅款,并向主管稅務機關進行個人所得稅全員全額扣繳申報;沒有扣繳義務人的,由外籍個人以及港澳臺地區個人向取得所得地的主管稅務機關申報納稅,并在次月15日內將應納稅款繳入國庫。扣繳義務人或納稅人沒有按規定申報繳納稅款的,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有關規定進行處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