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國內外拍賣市場中,中國作品的成交額不斷刷新天價,吳冠中的作品《周莊》也在香港保利拍出了2.36億港幣刷新了中國油畫拍賣的新紀錄;2015年3月,劉益謙以1402.6萬美元成交(約合人民幣8690萬元)拍得一件歷經600多年歷史的明代佛經,許多贗品或者疑似贗品都拍出驚人的高價,這些都涉嫌洗錢。(以下信息來自相關媒體報道)
在2012年藝術品查稅風波曝光了藝術市場的大量黑幕,藝術品交易的逃稅、避稅丑聞也公之于眾。
2012年4月6日
IFAS藝術運輸公司的高層被海關方面控制
2012年4月8日
北京諾亞藝術品運輸公司負責人李某和部門經理被海關請去協助調查
2012年4月13日
原定出席安德魯·懷斯重要展覽的上海某著名藏家被海關約談突然意外缺席
2012年5月8日
《HI藝術》主編伍勁與民生美術館何炬星被警方帶走
2012年5月17日
北京邦文當代藝術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黃宇杰被拘
這些洗錢和逃稅、避稅的黑幕都指向3個基礎:
1.貪腐資金轉移和黑金洗錢是中國藝術市場天價泡沫的罪魁禍首。
2.中國藝術市場的利益鏈條核心由貪腐集團和跨國洗錢組織操控,拍賣公司、美術館、畫廊等只是被操控的工具。
3.藝術品本身并不具備實質性的經濟價值,其獲利來源于類似傳銷性質的龐氏騙局。
一、藝術品洗錢。
1、天價藝術品洗錢的周期和步驟
周期
2-3年
第一步
選擇合適的藝術品。一般幾十萬價位,同類型在市場上有100-300個流通量。
第二步
低價大量買入類似的藝術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