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23名前海境外高端人才和緊缺人才獲深圳市政府給予的15%個稅補貼,這意味著他們在前海繳納的工資薪金個人所得稅已納稅額超過工資薪金應納稅所得額的15%部分,由財政補貼。28日,前海管理局透露,23人已收到人才證書,其中一人獲得2013年度補貼高達140萬元。
港籍人士占七成以上 前海是深圳“人才特區”的試驗田,為最大限度地吸引境內外高端和緊缺人才,該局對符合條件的此類人才給予15%的個稅優惠,即在前海繳納的工資薪金個人所得稅已納稅額,超過工資薪金應納稅所得額的15%部分,由深圳市政府給予財政補貼。稅務部門曾表示,若每月應納稅所得額超過10050元,就將從這一政策中受益。
記者注意到,首批23人分別來自前海匯金資產管理、凱龍資本股權投資基金管理、前海人壽、平安磐海、深圳天祥質量技術服務、中信證券并購基金、太平電子商務等公司。其中,港籍人士17人,占了74%。每名人才獲得的個稅補貼從數千到1000多萬元不等,其中超過5萬元的就有13名。
“目前,個稅補貼已全部撥付到位,補貼金額共計約441萬元。”該局稱。而境外人才代表則表示,前海的這一個稅補貼政策很有競爭力,能夠吸引和凝聚更多人才,尤其是香港人士到前海執業從業。
年底前將啟動今年人才認定 前海管理局人力資源處負責人28日還透露,年底前將啟動新一輪境外高端人才和緊缺人才預報,同時優化申報程序,為2014年度人才認定提前做準備。
據記者了解,申請人必須滿足五大條件: 一是具有外國國籍人士,或香港、澳門、臺灣地區居民,或取得國外長期居留權的海外華僑,或取得國外長期居留權的歸國留學人才; 二是在前海創業或在前海登記注冊的企業和相關機構工作; 三是在前海依法繳納個人所得稅; 四是在所在單位工作滿一年,申請年度在前海實際工作時間不少于6個月。
同時,還要具備下列條件之一:經國家、省級政府、深圳市認定的海外高層次人才;在前海注冊并按照《深圳市鼓勵總部企業發展暫行辦法》(深府〔2012〕104號)認定的總部企業、世界五百強企業及其分支機構的管理或技術類人才;在前海注冊的其他企業的中層及以上管理或同等層次技術類人才;擁有國際認可執業資格或國內急需的發明專利的人才;不符合上述條件但確屬前海發展緊缺的境外人才,能夠證明其具有相應技術資歷、專業能力或工作成就的,可通過所在單位申報,由前海管理局會同市有關行業主管部門和行業協會共同認定。
據悉,前海的國際化人才、境外人才比例計劃到2015年將達到10%,到2020年則達到15%—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