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談主題:2019年度個人所得稅綜合所得年度匯算
嘉賓:國家稅務總局深圳市稅務局個人所得稅處蔡森旭
時間:2020年06月12日(星期五)10:00-11:00
文字實錄
[主持人]:各位網友大家好,歡迎收看深圳市稅務局在線訪談。近一段時間,2019年度個人所得稅綜合所得年度匯算申報,成為大家比較關注的一個熱門話題。作為新個人所得稅稅制全面落地的“最后一公里”,個人所得稅年度匯算關系到廣大納稅人的切身利益。為了回應大家的關切,今天我們邀請到國家稅務總局深圳市稅務局個人所得稅處的蔡森旭,主要圍繞個稅年度匯算的政策要點和申報操作兩方面,與大家聊一聊首個年度匯算那些事。
[主持人]:森旭您好!
[蔡森旭]:主持人好,各位網友大家好!
[主持人]:您看,咱們深圳市個稅年度匯算已經開始了一段時間了,前一段時間大家網上討論的非常熱烈,大家都是第一次接觸個稅年度匯算。首先請您簡單為我們介紹一下此次年度匯算的背景和目前開展個稅年度匯算工作的總體進展情況?
[蔡森旭]:今年開展的個稅年度匯算在我國個人所得稅歷史上是第一次,對大家來說是個新鮮事物,要認識年度匯算到底是什么,要從這次個人所得稅改革說起。
[蔡森旭]:2019年1月1日,新修改的個人所得稅法全面實施,這是個稅法立法以來的最大一次變革。這次改革,除了大家熟知的提高“起征點”、調整稅率表和增加住房租金支出等六項專項附加扣除外,還在我國歷史上首次建立了綜合與分類相結合的個人所得稅制。在綜合稅制下,通俗點來說,居民個人將一個納稅年度內取得的工資薪金、勞務報酬、稿酬、特許權使用費四項所得(簡稱“綜合所得”)的全年收入和扣除進行匯總,收入減去費用、扣除后,適用統一的3%—45%的綜合所得年度稅率,計算全年應納個人所得稅,再減除年度內已預繳的稅款后,向稅務機關辦理申報并結清應退或者應補稅額。這個過程就是年度匯算。概括起來就是“匯總收支、按年級水,平時預繳,年終匯算。”
[蔡森旭]:今年3月1日至6月30日是新個人所得稅法實施后的首個綜合所得年度匯算申報期。受疫情影響,按照國家稅務總局統一安排,深圳市于3月27日全面開放網上申報。目前,深圳市已辦理年度匯算申報的人數超過百萬,其中絕大多數人為退稅申報,但仍有130萬納稅人尚未申請退稅。針對深圳申報體量大的特點,為了做好年度匯算工作,深圳市稅務局不斷創新理念,優化服務,全方位多渠道開展宣傳輔導,確保2019年度個人所得稅匯算工作穩步推進。
[主持人]:大家有一個疑問,就是平時在取得工資、勞務報酬這些綜合所得時,支付方都幫我們扣了個人所得稅,為什么我們還要做年度匯算,這算重復工作嗎?
[蔡森旭]:這涉及到分類稅制與綜合稅制在計稅方法的不同。改革前,我們對個人所得實行分類稅制,“單項收入,分月(次)計稅;即時結清,再無后賬”;而綜合稅制,就是“合并收入,按年計稅;平時預繳,年終匯算”。
[蔡森旭]:一方面,年度匯算給納稅人一次“查遺補漏”機會,可以更加精準、全面落實各項稅前扣除和稅收優惠政策。尤其是平時未申報享受的扣除項目,以及大病醫療等年度結束才能確定金額的扣除項目,可以通過辦理年度匯算補充享受。年度匯算可以確保充分納稅人享受改革紅利.
[蔡森旭]:另一方面,通過年度匯算才能準確計算納稅人綜合所得全年應該實際繳納的個人所得稅,進而多預繳了退還、少繳了補繳。稅法規定,納稅人平時取得綜合所得時,仍需要依照一定的規則,先按月或按次預扣預繳稅款實踐中因個人收入、支出情形各異,無論采取怎樣的預扣預繳方法,很難使所有納稅人平預繳稅額與年度應納稅額完全一致,此時兩者之間就會產生“差額”,而這一“差額”需要通過年度匯算算總賬的方式來多退少補,以達到情況相同的個人稅負水平一致的目標,這也是世界各國的普遍做法。
[主持人]:請問是所有人都需要辦理個稅年度匯算呢?
[蔡森旭]:不是的。您可以把握一個差額標準。如果您是我國稅收居民個人,在2019年度取得工資薪金、勞務報酬、稿酬、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時已預繳的個人所得稅,與這四項所得全年加總后計算的實際應納稅額存在差異,您就需要關注個稅年度匯算。[2020-06-1210:05:32]
[蔡森旭]:另外,還有兩種特殊情形。為切實減輕中低收入人群負擔,經國務院批準,如果您的綜合所得年收入不超過12萬元但需要補稅的,或者收入超過12萬的,但補稅金額不超過400元的,那么您就可以豁免辦理個稅年度匯算。當然,這兩個豁免政策的前提是納稅人平時取得所得的時候已經按照規定預扣預繳了稅款。
[主持人]:納稅人都是第一次接觸個稅年度匯算,可能都不記得自己一年下來具體有多少收入,也不太懂怎么算應補(退)稅額,如何準確知道自己是否需要辦理年度匯算呢?
[蔡森旭]:不記得收入,或者不會算稅額。建議納稅人下載“個人所得稅”APP,或者登錄自然人電子稅務局網站。一是可以通過【收入納稅明細查詢】功能,查詢掌握自己的收入及納稅情況。二是可以通過【綜合所得年度匯算】功能直接進行年度匯算。稅務機關提供了預填服務;如果納稅人對預填信息沒有異議,系統自動計算全年應退(補)稅款,納稅人可以通過頁面信息,就可以知道自己是否需要辦理年度匯算了。
[主持人]:個人通過APP辦理申報,操作復雜嗎?
[蔡森旭]:操作是非常簡單的。從下載到完成,總共只有五步。第一步,您下載“個人所得稅”APP;第二步,通過人臉識別完成實名注冊并登錄;第三步,在“常用業務”欄目下點擊【綜合所得年度匯算】開始申報,選擇“使用已申報數據填寫”模式的話,系統還會提供預填服務;第四步,確認基本信息和匯繳地;第五步,核對預填的數據,確認無誤后提交申報,并辦理補(退)稅。
[主持人]:剛才提到了申報時會有預填服務,是不是直接確認稅務局預填的申報數據就可以了?錯了也不用承擔法律責任?
[蔡森旭]:納稅人負有年度匯算申報的責任和義務。預填申報數據僅是稅務機關提供的一項便民服務措施,是事先根據扣繳申報和自行申報的數據歸集、預填的,需要納稅人根據自身實際情況逐項核對、確認,并對申報數據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完整性負責。申報數據填寫并提交后,即意味著納稅人對申報材料負法律責任。因此,大家在申報前還是需要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對預填數據進行確認、補充完善。
[蔡森旭]:需要特別提醒的是,如果大家2019年度取得了一般性勞務報酬、稿酬的,辦理年度匯算申報時,需要點擊【新增】按鈕手工填寫或者查詢導入相應的收入,才能準確計算出您全年實際應納稅額。這一步是必須納稅人自己操作的。
[主持人]:如果納稅人下載了個人所得稅APP,發現自己平時多預繳了稅款,那要如何辦理退稅呢?
[蔡森旭]:通過手機個人所得稅APP等網絡方式進行年度匯算申報時,如果您平時多預繳了稅款,此時系統會自動計算出應退稅額,納稅人確認無誤后點擊“提交申報”按鈕,就可以選擇“申請退稅”或“放棄退稅”。其中,申請退稅的,只要您提供中國境內開設的符合條件的銀行賬戶即可。當然,放棄退稅也是納稅人的權利。
[主持人]:好的,那么接下來我們看看網友們的問題。
[主持人]:今天的訪談時間有限,那么節目的最后,還有什么想要提醒我們廣大納稅人的嗎?
[蔡森旭]:今天是6月12日,距離申報的最后截止日6月30日不到3周時間。如果您還不確認自己是否需要辦理申報,建議盡早下載個人所得稅APP登錄查看。為避免高峰期申報網絡擁堵,建議尚未辦理申報的個人盡早申報。尤其是可能有退稅的納稅人,盡快申報,以便稅務機關盡早審核,退稅款項盡早到賬。
[蔡森旭]:近期稅務機關還會陸續發出相關短信提醒相關納稅人辦理年度匯算申報。請大家及時關注,盡早完成申報。感謝您對稅務部門的理解、支持和配合!
[主持人]:今天的訪談我們將整理成視頻版和文字版發布到深圳市稅務局官方網站,大家可以隨時回看!非常感謝兩位今天接受我們的訪談,也感謝各位網友的參與,我們今天的節目到此結束,謝謝大家的觀看。
問題征集列表
[蔡森旭回復網友]:1.納稅人可以通過深圳稅務微信公眾號關注個稅年度匯算的最新推送;也可以登錄深圳市稅務局官網“個人所得稅改革”專欄,里面詳細的操作指引、政策文件和視頻資料;2.利用手機APP辦理匯算時遇到問題,可以利用【個人中心】欄目下面的【幫助】功能,里面提供了詳細的輔助文檔;3.咨詢所在單位財務人員或相關專業人士;或者撥打12366納稅服務熱線進行咨詢。再次提醒大家切勿輕信非官方或非專業人士的所謂“退稅攻略”。
[網友主持人]:好的,看來在個稅年度匯算中還是應該做到依法申報、如實申報、誠信申報。那如果個人在辦理年度匯算申報過程中遇到問題的話,怎樣尋求幫助?
[蔡森旭回復網友]:可以的。可以在個人所得稅APP進入【我要查詢】欄目,從“已完成”的申報記錄中撤銷退稅申請并作廢申報,或者更正申報。需要提醒的是,作廢申報之后,記得正確填報后重新提交申報。
[網友主持人]:原來虛假申報后果這么嚴重,那如果已經有人輕信了“退稅攻略”,提交退稅申請,那能不能自己重新申報,把之前的申報作廢呢?
[蔡森旭回復網友]:年度匯算是在平時已預繳稅款的基礎上“多退少補”,2019年度有多繳稅款才會有退稅,如果是少繳稅款,匯算后還需要補稅。納稅人如未依法如實辦理綜合所得年度匯算的,可能面臨稅務行政處罰,并記入個人納稅信用檔案。根據稅收征管法第六十三條規定,納稅人采取隱瞞收入、編造虛假扣除等手段逃避繳稅的,由稅務機關追繳其不繳或者少繳的稅款、滯納金,并處不繳或者少繳的稅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請切勿輕信非官方或非專業人士的所謂“退稅攻略”。
[網友主持人]:現在在一些自媒體上有專門教人退稅的所謂“攻略”教程,據說填一些減免稅收入等就能多退到稅,這是真的么?
[蔡森旭回復網友]:另外,有一些納稅人誤把“異議申訴”當成“退稅申請”,在這里我要提醒一下,【申訴】不是【申請退稅】,【退稅申請】是在完成申報后,點擊【申請退稅】按鈕;而錯誤地點擊【申訴】按鈕,會影響正常辦理個稅年度匯算,導致無法退稅。
[蔡森旭回復網友]:需特別說明的是,發起“申訴”是一件慎重的事情,因為發起申訴進入風險應對或者企業自查環節后,申訴將不可撤銷;稅務機關將對您的申訴情況進行核實。如調查后發現申訴情況不實,將影響您的納稅信用。
[蔡森旭回復網友]:當您發現自己的身份信息被冒用或者確實沒有此筆收入的,可以對有異議的記錄發起“申訴”或“刪除”;同時就有關情況進行承諾。
[網友主持人]:那還是比較方便的。也有網友說在年度匯算中發現有單位冒用自己身份申報收入,自己“被收入”了,遇到這種情況,該怎么辦呢?
[蔡森旭回復網友]:個人所得稅年度匯算退稅,需經過稅務、人行國庫等多環節的審核,為確保納稅人能夠安全收到退稅款,還要校驗納稅人填報的銀行賬戶是否真實有效。年度匯算剛開始時,申報退稅的納稅人不多,退稅到賬時間相對較快;近來,辦理年度匯算退稅的納稅人數量成倍增加,一些不準確或不誠信的申報也開始增多,導致退稅審核周期有所延長。目前,稅務、國庫等部門正在全力以赴、滿負荷地抓緊處理,也請納稅人耐心等待。
[網友主持人]:網友們都很關心退稅多久能到賬?
[蔡森旭回復網友]:退稅審核不通過或者退稅失敗,通常有這么幾種情形:(1)納稅人提交的銀行賬戶信息不正確或者無效,導致稅款無法退還。(2)如果您的申報數據存在錯誤或者疑點,都會遭遇稅務機關的退稅審核“防火墻”攔截,比如說取得勞務報酬未導入或者少申報;故意刪除收入記錄;填寫不實的大病醫療等專項附加扣除;不符合免減稅條件,卻隨意填寫“免稅收入”和“減免稅額”等等,這會導致審核不通過或審核時間延長,(3)稅務機關審核時發現有需要進一步核實了解的情況,但納稅人無法聯系或者拒不配合。
[網友主持人]:誠信申報納稅的確是每個公民應盡的義務。有網友反映申請退稅,一直審核不通過或顯示退稅失敗,請問是什么原因?
[蔡森旭回復網友]:辦理年度匯算補稅,除了到辦稅服務廳POS機刷卡之外,您還可以在APP上通過銀聯卡、云閃付、微信、支付寶等方式繳稅。
[網友主持人]:那如果需要補稅的話,都有哪些繳稅方式呢?
[蔡森旭回復網友]:由于年度匯算截止日是6月30日,需要補稅的納稅人應該在6月30日前完成申報并繳納稅款。否則,根據稅收征管法的相關規定,稅務機關除了追繳稅款,按日加收萬分之五的滯納金,還可能面臨行政處罰,這會影響您的納稅信用。
[蔡森旭回復網友]:年度匯算的退稅、補稅,退的是平時預繳稅額大于年度匯算應納稅額的差額,而不是把預繳稅款全部退還;補的是平時預繳稅額小于年度應納稅額的差額,而不是重新繳稅。因每個人的收入水平、來源渠道以及個人和家庭支出等各不相同,個體差異較大,不能簡單類比。
[網友主持人]:有網友問,為什么看到別人是退稅,我需要補稅?我假裝沒看見,會有什么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