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稅務總局官員近日在第五屆中國企業稅務管理創新大會上透露,消費稅改革將會從兩個方面進行改革,一個方面是對征收范圍的擴大或縮小,將會增大對“兩高一資”(高耗能、高污染、資源性)產品的稅率;另一面將在征收環節進行改革,或將試點在加油站對消費者征收成品油消費稅,即由向企業征收改為向居民個人征收。 該官員分析指出,消費稅具有宏觀調控的作用,設置目的不是為了收入,目前已經是繼增值稅、所得稅和營業稅后的第四大稅種,主要是針對成品油以及金銀手表化妝品等奢侈品類產品。 在回答關于化妝品消費稅是免征還是減征的問題時候,該官員表示目前都是未知數,但是他個人希望能夠免征。 就可能試點向居民征收成品油消費稅情況,該官員進一步介紹說,可能會從加油站先試點征收消費稅。他說,目前物聯網技術的發展,也將會加強征收管理效果。 據了解,此舉實質上就是業界呼喚已久的成品油消費稅由“價內征收”轉向“價外征收”,目的是為實現價稅分離,防止走私油、非標油和調和油對成品油市場的沖擊,從而規范市常 早在2009年成品油稅費改革初期,業界就曾討論過征收環節問題。但國內成品油銷售環節的多樣性令價稅分離在實現起來難度極大,國家遂規定消費稅暫由以兩大集團為主的生產企業在出廠環節代繳。 對此,卓創資訊分析師張斌指出,成品油消費稅在生產環節征收對企業影響較大。以今年上半年我國汽柴油產量分別為3758萬噸和7647萬噸計算,如果在這些產品全部銷售出去的前提下,國內所有煉廠要替消費者代繳總計1260億元左右的消費稅。該部分費用極大占用了企業生產環節的資金。 “另外,由于當前消費稅是價內稅,在企業折算增值稅時,存在重復計征現象。仍以今年上半年為例,按13%的增值稅計算,石油公司半年‘多’繳增值稅163億元。”張斌說。 有分析指出,目前的成品油價格中,除了包含消費稅外,還有增值稅和城建稅等稅金,在消費稅作為“價內稅”的情況下,增值稅和城建稅的征稅基數都是包含消費稅的價格,由此造成的結果就是對消費稅要重復征稅。一旦消費稅改成“價外稅”,至少從理論上講,包括消費稅在內的稅金金額都會因基數減少而有所下降,反倒意味著消費者在進行成品油消費時,負擔會下降而非提升。 事實上,成品油消費稅征收環節的改革,并沒有改變征稅過程中的稅金負擔格局,無論是“價內稅”還是“價外稅”,最終都是由消費者來承擔,唯一的區別只是消費者是直接承擔還是通過“被轉嫁”的方式承擔。因此,任何導致稅金下降的措施,都意味著消費者的負擔有減少的可能。況且,成品油征稅方式的改革,使得成品油生產企業的一部分資金能夠被解放出來,意味著成品油生產企業能夠降低成本,而成本的降低至少為消費者負擔的降低提供了一種理論上的可能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