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提示
某會計師事務所會計師裴某作為虛開發票的介紹人,也因此被判處有期徒刑以及罰金。
《刑法》第二百零五條對虛開發票的行為予以了界定,即有為他人虛開、為自己虛開、讓他人為自己虛開、介紹他人虛開行為之一的,都屬于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或者虛開用于騙取出口退稅、抵扣稅款的其他發票的行為。
根據舉報線索,中山市國稅稽查局對龍門紡織(中山)有限公司(下稱“龍門公司”)開展稅務檢查。
龍門公司成立于2002年6月,于2005年6月1日起被認定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檢查人員對龍門公司采取突擊調帳檢查,檢查發現龍門公司與中山市某頓鞋業有限公司(下稱“鞋業公司”)的交易疑點重重,有通過私人賬號回流資金的現象,存在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的犯罪嫌疑,因此中山市國稅稽查局將該案移交公安部門開展偵查。
經查,龍門公司總經理陳某杰為應付稅務機關檢查,掩飾該公司增值稅專用發票進銷不平衡的問題,與龍門公司財務經理李某碧密謀后,通過某會計師事務所會計師裴某介紹,由龍門公司向鞋業公司虛開7張增值稅專用發票,金額50.45萬元,稅額8.58萬元,價稅合計59.03萬元,從中收取4%的好處費,共非法牟利2.36萬元。
2013年11月15日,李某碧、裴某被公安機關抓獲歸案;2014年1月3日,陳某杰主動向公安機關投案自首。
2014年10月11日,法院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等相關規定,判決如下:一、龍門公司犯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罪,判處罰金15萬元;二、陳某杰犯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罪,判處有期徒刑一年六個月,緩刑三年;三、李某碧犯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罪,判處有期徒刑一年六個月,緩刑三年;四、裴某犯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罪,判處有期徒刑一年,緩刑二年,并處罰金4萬元。
專家點評
在本案中,龍門紡織(中山)有限公司因犯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罪被司法機關判處罰金,該公司總經理陳某杰及公司財務經理李某碧同時因此被判處有期徒刑。某會計師事務所會計師裴某作為虛開發票的介紹人,也因此被判處有期徒刑以及罰金。
根據我國《刑法》第二百零五條的規定以及有關刑事案件立案追訴標準的規定,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或者虛開用于騙取出口退稅、抵扣稅款的其他發票,虛開的稅款數額在一萬元以上或者致使國家稅款被騙數額在五千元以上的,應予立案追訴。也就是說,只要虛開此類發票的行為達到這一標準的就應當認定構成犯罪。
1997年《刑法》第二百零五條第二款規定,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或者虛開用于騙取出口退稅、抵扣稅款的其他發票,數額特別巨大,情節特別嚴重,給國家利益造成特別重大損失的,處無期徒刑或者死刑。2011年5月1日起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八)》廢除了關于虛開發票犯罪適用死刑的規定。也就是說,現行刑法關于虛開發票犯罪的刑罰,最高刑為無期徒刑。
《刑法》第二百零五條同時規定,對于單位犯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虛開用于騙取出口退稅、抵扣稅款發票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判處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即對單位犯該罪實行雙罰制。《刑法》第二百零五條同時還對虛開發票的行為予以了界定,即有為他人虛開、為自己虛開、讓他人為自己虛開、介紹他人虛開行為之一的,都屬于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或者虛開用于騙取出口退稅、抵扣稅款的其他發票的行為。
根據上述刑法的規定,就本案而言,由于龍門紡織(中山)有限公司為他人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虛開的稅款數額達到一萬元以上的追訴標準,該公司的行為構成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罪。因此,司法機關對該公司判處罰金。由于對單位犯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罪實行雙罰制,司法機關同時對該公司負責的主管人員(總經理陳某杰)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公司財務經理李某碧)判處有期徒刑。某會計師事務所會計師裴某由于介紹他人虛開發票,也因此犯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罪,被司法機關判處有期徒刑以及罰金。
通過本案,我們可以看到,我國關于可以用于抵扣稅款和出口退稅發票的制度規定十分嚴格。虛開的稅款數額在一萬元以上或者致使國家稅款被騙數額在五千元以上的就構成犯罪。對此類犯罪行為的打擊也十分嚴厲。雖然廢除了死刑的適用,但最高刑是無期徒刑。因此,對于這樣的“高壓線”絕對不能觸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