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典型案例分析:石某某“低值高報”騙稅案件
(一)“兩高”通報信息
當事人信息:2017年12月,石某某注冊成立博某公司和金某公司,其中博某公司作為軟件企業享受稅收優惠政策。石某某又找到黃某波,由黃某波控制外貿企業安某公司,同時黃某波在香港成立海某公司,作為虛假外商。
內銷環節:石某某控制博某公司外購0.7元1件的空白芯片,寫入電流采樣控制軟件后,以200元1件的價格,銷售給金某公司并開具發票。石某某又安排金某公司將芯片加工為模塊后,以230元左右的單價出售給安某公司并開票。
出口環節:安某公司將模塊出口給海某公司,模塊到達香港后按照垃圾處理。
申報出口退稅:貨物出口后,石某某、黃某波等人籌集美元,回流資金,在安某公司完成結匯,由金某公司將增值稅專用發票郵寄到安某公司,安某公司用上述增值稅專用發票及出口報關材料向稅務機關申請出口退稅。
經鑒定,博某公司生產的芯片市場價值1.32元,金某公司生產的控制模塊市場價值7.31元。

(二)司法認定與處理結果
司法機關首先將內銷環節,即博某公司以200元的價格將芯片銷售給金某公司、金某公司再將所謂的模塊以230元的價格銷售給安某公司,認定為虛抬價格、虛假銷售、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
然后,司法機關認定石某某等人通過將低廉的產品虛抬價格,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以虛增的出口退稅額騙取國家出口退稅款,構成騙取出口退稅,判處被告人石某某有期徒刑十一年,并處罰金人民幣五百萬元;對同案被告人分別判處有期徒刑五至六年,并處罰金。
二、核心爭議:本案是否存在虛開、騙稅情形?
(一)國內貿易環節:低買高賣不存在稅款損失,不屬于虛開
根據案例描述,司法機關認定“博某公司以銷售電流采樣控制芯片的名義,向金某公司虛假銷售并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將“低價買入無價值的芯片,高價賣給外貿企業”的內銷環節定性為虛開,石某所控制的內貿企業和黃某波控制的外貿企業共謀利用該虛開發票騙稅,最終被認定騙取出口退稅罪。從描述中可以看出,司法機關似乎是認定即使確有貨物交易,但交易價格明顯偏離正常交易價格,該部分高報的價值屬于虛開。
但從增值稅的抵扣原理以及虛開類犯罪侵害的法益來看,無論貨物交易價格幾何,只要買方按照交易價格如實繳納稅款,其開具的發票、銷售的貨物、繳納的稅款均符合真實交易情況,至于民事主體在交易中是否有價格明顯偏離公允價值的情況,應當屬于意思自治范疇,在未侵蝕稅基的情況下,公權不應介入也不應當將交易發票認定為虛開。
(二)出口環節:購進貨物及出口貿易真實,高報價格屬于客觀犯罪不能,不構成騙稅
出口退稅是指國家把出口貨物的原料進口稅以及在國內生產和流通各環節已繳納的增值稅、消費稅等間接稅稅款退還給出口企業,使出口商品以不含間接稅的價格進入國際市場、參與國際競爭的一項稅收制度。
根據《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出口貨物勞務增值稅和消費稅政策>的通知》(財稅2012年39號文)規定,當期應退稅額以當期期末留抵稅額和當期免抵退稅額中的低值為準。可以看出,出口退稅并非稅收優惠政策,其以已繳納的增值稅額(進項稅額)為上限,不能超過已繳納的增值稅額。因此,在內貿環節如實承擔了增值稅納稅義務的情況下,企業高報貨值客觀上并不能獲得更多的退稅款,不宜定性為騙取出口退稅罪。
上述觀點在實踐中也有案例支持。(2017)瓊刑終60號判決書中寫明“如前所述,只要購進貨物及出口貿易均真實存在,高報無法產生多退稅的效益。在案證據不能否定中漁公司2158單出口貿易存在虛構情況,因此,即使二被告人主觀上有高報價格的故意,也屬于認識錯誤,是客觀犯罪不能。”
三、可能性分析:博某公司作為軟件企業,即征即退環節存在貓膩
通過以上分析,在披露出的案件細節中,似乎無法得出石某某屬于騙稅罪的結論。由于并未公布案件的裁判文書,無法確定石某某的何種行為才是導致其最終被定騙取出口退稅罪的原因,筆者推測可能原因有二:一是有虛開行為,而低值高報是虛開行為的結果,最終全案認定騙稅;二是石某某利用博某公司軟件企業可享受即征即退政策的資質,獲得了不正當稅收利益,被認定為騙稅。對于第一種可能,其符合騙稅罪的構成要件,造成了國家稅款損失的結果,認定騙稅罪合情合理也符合前述分析。但是如果是沒有虛開行為,僅利用即征即退政策造成稅款損失,是否應當認定騙稅罪呢?
(一)即征即退政策和案件可能性
即征即退是由稅務機關先足額征收增值稅,再將已征的全部或部分增值稅稅款退還給納稅人的政策。對軟件企業而言,銷售其自行開發生產的軟件產品,按13%稅率征收增值稅后,可按其增值稅實際稅負超過3%的部分實行即征即退政策。
在第二種可能性下,石某某將0.7元的空白芯片寫入簡單的電流采樣控制軟件后,將價格虛增至200元價格,然后通過博某公司的即征即退資質,將超過實際稅負超過3%的部分退還。這一環節中,虛增價格是有意義的,價格越高退還的數額越大,從而解釋低值高報的動機。而后,石某某和黃某共謀,通過黃某控制的外貿企業和外商完成出口退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