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輪稅改已經啟動近三年,稅收制度改革所涉及的6大稅種:增值稅、資源稅已經開始改革,環境保護稅、消費稅逐步推進,而個人所得稅和房地產稅還未有實質進展。
“隨著經濟增速放緩,財政收支矛盾日益突出,各界越來越期待能夠通過財稅改革,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率,減輕企業負擔,穩定經濟增長?!敝醒胴斀洿髮W教授譚云明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財稅體制改革歷來是全局改革的突破口,相信隨著財稅體制改革到位,體制機制活力有效激發,必將對下一步經濟社會發展產生巨大推動作用。
作為財稅改革中稅制改革的一部分,今年8月29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稅法(草案)》首次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草案擬將現行的“排污費”改為“環境保護稅”,將現行排污費收費標準作為環境保護稅的稅額下限,對大氣污染物、水污染物、固體廢物和噪聲四類污染征稅。
專家認為,隨著環保稅的出臺,一方面,征收力度的大幅加強,將為國家環保投資提供充足的資金來源,利好環保政策、標準的執行;另一方面,將促使企業主動追求節能減排,加速環保投資,間接加速上游產業的優勝劣汰,促使僵尸企業的退出。
與此同時,當前消費稅已經迎來改革的窗口期,以納稅范圍、征收環節、稅率為核心的調整有望加速推進,一些高污染高耗能產品、高檔消費品以及高檔服務將納入消費稅征收范圍,征收環節或從生產轉移到零售環節。
消費稅目前屬于中央稅。2015年我國國內消費稅總額10542億元,占中央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的比重為15.2%,占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的比重為6.9%,僅次于增值稅、企業所得稅、營業稅,是我國第四大稅種。
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日前發布通知,調整后的化妝品消費稅政策,將取消對普通美容、修飾類化妝品征收消費稅,并將進口環節化妝品消費稅稅目稅率由30%下調為15%,同時將“化妝品”稅目名稱更名為“高檔化妝品”。更名后的征收范圍包括高檔美容、修飾類化妝品、高檔護膚類化妝品和成套化妝品。
專家認為,完善消費稅制,促進社會消費健康發展已刻不容緩。消費稅的征稅范圍調整應結合經濟發展與國情需要做到與時俱進,有增有減,甚至形成動態調整機制,糾正“越位”,彌補“缺位”。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個人所得稅、房地產稅等直接稅改革的效應還沒看到。
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院長高培勇表示,在我國現行的稅制結構中,間接稅占70%,直接稅占30%,這樣的稅制結構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經濟的運行發展。由此,所提出的稅制改革的推進路線是直接稅的比重要增加,而間接稅的比重要減少。只有直接稅取得了進展,才可算是本輪稅制改革開始產生效應。
高培勇認為,房地產稅原來是要排在個人所得稅之前啟動的,當時預計在2017年形成基本框架,2018年或者2019年啟動征收,但是現在看來,是裹足不前。個人所得稅在這樣的一個背景條件下就走到了房地產稅的前面,二者的排序有了變化:個人所得稅實行綜合制在前,房地產稅開征在后。不管怎樣,它們都處于方案的設計階段或者立法階段,還沒有進入到日常生活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