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4億元軟件套打專用發票案告破 |
發布時間:2016/9/26 來源: 閱讀次數:1654 |
|
濟南市國稅局稽查局與警方聯手,破獲4億余元軟件套打專用發票案,查明了防偽稅控系統升級后,犯罪嫌疑人通過變更品名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的犯罪手法。
初查 增值稅專票上下聯內容不一致
2015年5月6日,濟南市國稅局稽查局接到基層局移交案件,反映濟南鑫德超商貿公司(以下簡稱鑫德超公司)對外開具的增值稅專用發票上下聯次的購貨單位、貨物品名不一致。
2015年5月18日,檢查人員來到鑫德超公司調查取證,發現該公司經營地簡單擺放著兩張桌椅和一臺電腦,電腦內沒有任何辦公資料。該公司負責人王凱對此的解釋是:“公司人員都在外面跑業務,平時沒人在這里辦公。”當天,檢查人員調取了鑫德超公司2015年1月~4月的賬簿、憑證等相關涉稅資料。并對王凱和代理記賬的徐某進行了詢問。
隨后,檢查人員通過增值稅防偽稅控系統,調取鑫德超公司抄報稅明細數據,展開比對分析,結果表明,鑫德超公司開具的增值稅專用發票上下聯內容的確不一致。鑫德超公司記賬憑證中,發票記賬聯顯示購貨單位為濟南華誠商貿公司(以下簡稱華誠商貿),貨物品名為淀粉。而購方企業認證的發票抵扣聯顯示,購貨單位是濟南華誠煤炭公司(以下簡稱華誠煤炭),貨物品名為煤炭。檢查人員核實后發現,華誠商貿與華誠煤炭用的是同一個稅務登記號碼,華誠商貿根本沒有工商和稅務登記信息,是一個假公司。
檢查人員還發現,鑫德超公司購進大量貨物,但在賬簿上沒有倉儲、運輸費用支出記載。
偵破 4名嫌犯控制18戶虛開企業
無實際進貨、用假發票抵扣、增值稅專用發票開具“變票”……針對調查中發現的一系列涉嫌虛開的問題,檢查人員多次聯系鑫德超公司法定代表人王凱。從開始不肯露面,到后來,王凱直接拒接電話。檢查人員轉而聯系會計徐某,但她一口咬定只為鑫德超公司記賬,對資金運轉和經營情況一概不知。此前的詢問筆錄中,王凱曾提及張彩剛和尹杰,可檢查人員經多方查找,發現并無此二人。
一時間,檢查似乎陷入困境。檢查人員調整思路,多次與公安經偵部門溝通協調,對公安立案的前提條件、違法事實構成和證據標準反復研究,通過查找相關法律條文,最終以鑫德超公司取得虛假發票抵扣增值稅稅款,涉嫌偷稅和開具記賬聯與發票聯、抵扣聯不符的增值稅專用發票,涉嫌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為依據,向濟南市公安局經偵支隊報案,公安經偵支隊依據檢查組提供的確鑿證據受理立案。
濟南公安經偵支隊通過技偵手段,對王凱、張云飛等嫌疑人實施信息監控,掌握了他們之間買賣發票的往來信息。通過人民銀行反洗錢檢測分析中心大數據軟件,摸清了其資金往來路線圖。
掌握鑫德超公司的違法事實后,濟南公安經偵支隊對涉案的王凱、張云飛、柳凱和昝佩4名犯罪嫌疑人實施抓捕。據犯罪嫌疑人交代,4人共控制18戶涉嫌虛開企業,開辦目的就是買賣增值稅專用發票賺取中間差價,沒有任何實質性經營。
交代 利用變票套打軟件“賺快錢”
在檢查人員的問詢下,犯罪嫌疑人交代了防偽稅控系統升級后,通過變更品名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的犯罪手法:犯罪嫌疑人先在互聯網上下載某管理軟件,在聯網稅控系統上,用空白A4紙打印帶有發票信息的任意一聯發票。然后根據得到的發票信息,在購買的單機版系統上重新錄入、修改需要的變造票的品名、購方單位名稱、單價和數量等內容。繼而從單機版系統上打印空白的抵扣聯和發票聯。最后將記賬聯放入聯網稅控系統按照原開票信息打印。
檢查人員發現,類似的變票套打軟件在網絡上很容易搜到和購買,由此可見該犯罪手法市場巨大。
犯罪嫌疑人自述就是為了“賺快錢”。他們分工明確,有的專司收集身份信息開辦企業,有的擔任會計負責做賬開票,已形成一個虛抵虛開的發票犯罪產業鏈。該案涉及企業18家,涉案金額達3.7億元,稅款0.6億元,價稅合計4.3億元。
|
|
|
|
|